精拙同叙斋瀚海玄幽文摘|“明天我朋友不是要来嘛”的句法语义分析
精拙同叙斋瀚海玄幽文摘|“明天我朋友不是要来嘛”的句法语义分析

精拙同叙斋瀚海玄幽文摘|“明天我朋友不是要来嘛”的句法语义分析

我们使用事件信息结构分析法(EIAM,Event-Information Structure Syntax Analysis Method)进行分析:

核心事件是“明天我朋友要来”,其中“明天”是标记时间;“我朋友”是事件主体;“要”是肯定模态,表必要性;“来”是核心动词。

次要事件是“不是……嘛”,其中“不是”表否定,引入疑问;“嘛”语用终结意向标,引出“显然理所应当”的标注。

将EIAM投射到句法中,我们给出句法分析:

从句法看该句符合相关规则,该句子合法!

⟦我朋友⟧=ιx.[friend(x)]=f

⟦明天⟧=Tomorrow(t,w)=t

⟦要来⟧=□Come(f,t)

⟦不是要来⟧=¬□Come(f,t)

⟦嘛⟧=λQ[Presupp(P)∧Q]

⟦我朋友不是明天要来嘛⟧=λw.[Presuppw​(□Come(f,t))∧¬□Come(f,t)∧Tomorrow(t,w)]

投射为疑问:?⟨w0​,Wpresupp​⟩​(¬□Come(f,t))

语义上讲,我们发现EH实际上是核心表达,在句法投射上是一个标准的论元结构;EC中“不是……嘛”涉及到预设前提(Presupposition,此处为“你朋友明天原本是要来”)与否定质询(Polar Question,此处为确认“你朋友要来”),因此它属于“带预设内容的极化疑问”(polar question with presupposition),表达为:?[¬□Come(f,t)]∥presupp(□Come(f,t))),由于语用粒子“嘛”的引入,它的作用是引入预设(Presupp)P并且表达该极化疑问”Q是在该预设前提上提出的确认,即Presupp(P)=□Come(f,t),进而该句的语义表达可以进一步得简化为:⟦我朋友不是明天要来嘛⟧=λw[Tomorrow(t,w)→Come(f,t)],或者⟦我朋友不是明天要来嘛⟧= ∃t[Tomorrow(t)∧□(Come(f, t))]。

综上,这个句子实际上是预设前提与否定质询的矛盾,句法上合法,“嘛”本身就“表示事情本应如此或理由显而易见(参见吕叔湘(1999:375))”的作用,所以使得这个“带预设内容的极化疑问”(polar question with presupposition)的预设命题是真,整个命题在真实世界(w)为真,进而就像有些学友所说得那样,这个句子的重心不在命题的真假,而是在知道预设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反问来再次强调命题为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