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法角度
我们使用事件信息分析法(EIAM,Event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参CHANG2024)进行分析:
事件1:张三对李四的批评
事件2:对李四的批评很及时
很明显底层V(批评)发生名词化(nominalization),核心事件是张三发出批评,李四接受批评,“很及时”是焦点,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认为,在“的”字短语中,子句中的名词短语(如“李四”)提升到[spec, DP]的位置,伴随着句法上的关系化操作(relativization),即通过“的”投射出的n节点,形成关系结构。n作为nP的中心语,扮演了动词名词化的关键角色。根据HFC理论(中心语特征约束,Gazdar et al. 1985),nP的中心语n继承并决定统制节点的类别特征。由于汉语不依赖形态变化,n与VP共享[+n]特征,从而完成动词“批评”的名词化。与英语中动词必须加“-ing”以实现名词化不同,汉语依赖于n节点对VP的统制,这使得动词能够直接参与名物化结构而无需形式变化(参考Frank Van Eynde(2024)的观点,但汉语与英语不同)。因此,“批评”的名词化是通过n对VP的统制及特征共享实现的。
这个句子的树图如下:
二、 语义角度
⟦批评⟧=λx.λy.λe.Criticize[e,x,y]
⟦对李四⟧=λP.P(李四)
⟦及时⟧=λe.λt.Timely(e,t)
语义计算:
⟦批评⟧(张三)=λx.λy.λe.Criticize[e,x,y](张三)
=λy.λe.Criticize[e,张三,y]
⟦批评⟧(李四)=λy.λe.Criticize[e,张三,y](李四)
=λe.Criticize[e,张三,李四]
⟦张三对李四的批评很及时⟧= ∃e.[Criticize[e,张三,李四] ∧Timely(e,t)]
语义视角中,名词化的批评在语义学上被处理为一个事件变量e,抽象化为“批评”这个名词短语,但是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句法视角可能更好的说明问题,当然实际上可以将最底层的“批评”处理为“√批评”,运用加标理论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