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拙同叙斋句法学论 |“刚才有个黑影从门后闪了过去”这里的“刚才”是作主语么?
精拙同叙斋句法学论 |“刚才有个黑影从门后闪了过去”这里的“刚才”是作主语么?

精拙同叙斋句法学论 |“刚才有个黑影从门后闪了过去”这里的“刚才”是作主语么?

1.结论

先给结论,“刚才”不是主语。

2.什么是“主语”

拿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主语,最简单的说法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我们从事件结构角度去看,围绕核心事件(即动作)相关的两个对象(句法上的论元),两个对象分别为(1)该事件造成影响且产生结果的对象;(2)该事件的核心发布人(启动者)。我们将后者称为“主语”。

陈平(2024)给出了六种关系来判断汉语主语vs宾语以及主语vs谓语的区别:(1)汉语主语所指对象的范围小于谓语所指范围,是谓语所指物体组成的集合中的一个真子集;(2)及物动词谓语句中,主语倾向由施事性强的成分担任,宾语由受事性强的成分担任;(3)主语具有相对较强的话题性;(4)主语和宾语数量词宽域和窄域(龑案:这是语义学的一组术语)解读的差异。(5)关系小句化:主语可以成为谓语转变的关系小句的中心词。(6)名词化:主语可以是谓语转变的“的”字结构的指代对象。

同时要明确主语是一个动词的论元作为其是不是语法主语的第一要务(龑案:语法主语,亦即形态主语,其界定标准是词项的形态,不会像逻辑主语一样注重语义。在这种视角下,与动词(在性、数等语法范畴上)形成一致的名词短语即语法主语。);语义角色上面,我们将施事性强的成分称为主语,这个主语实际上就是逻辑主语;心理主语,亦即语用主语,是语用学或信息结构上的概念,即话者(作者)及听者(读者)两者的谈话当中句子所述事项的出发点,也就是话题,也称话题

生成语言学中我们通常认为[Spec,T]具有[+EPP],需要消除这个不可诠释的特征进而激发合并操作,这个位置就是主语所在的位置,同样的形式主语也需要在此进行原位生成(Radford(2004)认为“形式主语it”的原生位置是[Comp,VP]处,然后进行合并操作至[Spec,T])。由于生成语言学的句子结构是CP-TP-vP,所以一般的[Spec,T]处就是主语的位置,其一致操作由T-v完成(龑案这里的主语是语法主语、逻辑主语);话题一般在CP中,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句式——受事主语句。

如“手帕哭湿了。”这个无标记被动句(也称为“受事主语句”)。我们使用事件信息分析法(EIAM,Event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具体见CHANG2023)进行分析:(1)哭;(2)手帕湿了。很明显事件(1)只是一个动作,他缺少施事,手帕是受事,湿是手帕此时的状态,也就是说此时事件(2)补充给事件(1)一个受事。实际上,这个句子的应该是“哭湿了手帕”,手帕是作为话题出现的,一般话语信息编排是表示已知的话题单位应该放在句首的位置。

那么,这类句子的移位是怎么样的呢?徐杰(2001:105)提出,话题成分在句法层面中,拥有一个形式特征([+T]),而生成语言学理论中,强语素无法解读,必须加缀在有形的NP之上,才可能在IP的指示语位置得到核查并加以删除,以免诱发下一轮的移位操作。所以域内论元(受事宾语)是[+T]加缀的唯一对象,因此要移位至IP的指示语位置去核查[+T]的语法特征。移位后的NP在IP语域内成分统制语迹t语迹t通过NP-t语链把“受事”这种论旨角色传递给从此处移走的NP,从而使NP在主语位置上获得“受事”这种语义关系的解读。(王家年2008)则“手帕哭湿了。”可以分析为:[IP手帕i[VP哭湿了ti]]

3.该句怎么分析

“刚才有个黑影从门后闪了过去”,我们利用EIAM模式进行分析,(1)核心事件是刚才(那个地方)有个黑影;(2)次要事件是黑影从门后闪了过去

有,动词,在此处表示存在义,所以有字句中,主语是处在的地方或者领属者,如“我有一本书”,“桌上有苹果”;这里的次要事件是一个事件,表示的是受事的状态,核心事件中,刚才是TP,“那个地方”是一个隐主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